1971年,在損失了大量黃金儲備后,美國政府宣布退出布雷頓森林體系,宣布美元與黃金脫鉤。此后的黃金價格完全脫離了政府定價模式,由市場供求關系來決定,黃金沖破了布雷頓體系的牢籠控制,成為由市場供求關系定價的自由黃金,隨后黃金價格飛速上升,
至1973年因美元大幅貶值的誘導,再次引發了歐洲各國拋售美元搶購黃金的浪潮。在這個市場浪潮沖擊下,導致西歐和日本外匯市場不得不關閉了17天。經過各國之間的緊急磋商最后達成協議,西方國家放棄固定匯率,實行浮動匯率。同時黃金漲過100美元/盎司大關,是原來官方所規定兌換價格的三倍。
在同一時期,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的通脹率再次急劇升高。加上美國黃金市場的建立和發展,美國公民在被禁止數十年后,重新獲得擁有黃金的權利,交易商和個人投資者認定這些將極大地增加對黃金的需求,因而傾囊買進。金價繼續不斷攀升,新的歷史最高價格不斷被刷新。最后黃金價格在美國黃金市場對美國公眾開放的當天,黃金價格才沖頂回落。此時的黃金價格是200美元/盎司。(對這個市場現象,熟悉股市規律的投資者應該都不陌生,“利好兌現、見頂回落”!看來中外都有適用的地方。)
1975-1976年間,高通脹率引發了美國和其他國家嚴重的經濟衰退,高失業率和破產風潮是當時最突出的世界經濟景象。為了平抑市場對黃金的投機需求,美國財政部宣布拍賣部分黃金儲備,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同出此舉,并且要求成員國使用“特別提款權”作為記帳單位,取代原先使用的黃金。當美國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黃金進入市場銷售時,黃金市場價格創出了低價102美元/盎司。但此時拍賣中的黃金總是被踴躍認購的買單所消化。
1977年黃金價格出現大幅反彈,此時通貨膨脹重新成為世界各國的焦點,很快金價在1978年又超越了前次高峰的200美元/盎司。
1979年,黃金市場出現了買方力量大有不管任何人拋出多少黃金就吃下多少黃金的氣勢,迫于強大的市場購買力的壓迫,美國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被迫壓縮了原定的黃金拍賣計劃,不久就徹底放棄了這項計劃。
1979年上半年黃金價格引人注目地漲過了360美元/盎司,但隨后的超越眾人想象力的黃金暴漲令世人目瞪口呆。1979年夏季,世界通貨膨脹情況迅速惡化,美國政府的債務也以驚人的速度增長,從1970年的4000億美元,經過九年時間翻了一番后繼續增長,接近1萬億美元。
1979年下半年,黃金價格不斷刷新一個個百元整數單位,400美元/盎司、500美元/盎司、600美元/盎司、700美元/盎司,一個個令人眩目的、以前市場各方都不敢想象的價格被市場力量迅速創造著……。
1980年1月,當前蘇聯入侵阿富汗的事件發生后,黃金價格被推上了有史以來的歷史最高價:852美元/盎司。
從布雷頓森林體系開始崩潰時,黃金價格從當時官方固定兌換價格35美元/盎司,一直上漲到852美元/盎司,期間只用了不到10年的時間,總體漲幅高達24倍之多。
對世界貨幣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建立與崩潰這段歷史,國內許多大專院校的金融教科書在對布雷頓體系中“黃金與美元”這段對抗歷史的描述是十分錯誤的,出現了明顯的“褒美元貶黃金”的立場性傾向錯誤。在許多教科書中這樣認為:美元是這場風波的贏家,而黃金失去了世界流通貨幣功能等所以是輸家。出現這種問題的主要原因是,我國許多金融學者在這段金融史的學習中是接受來自美國的素材和教育,在不知不覺中被美國情節洗腦,最后向更多的學生傳達了錯誤的思維理念。
我們認為真實的情況是,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建立,是黃金被強權政府所霸占和壓迫控制下的世界貨幣制度,是美國政府發行的美元控制和束縛了黃金,美元想完全取代黃金地位的一種貨幣體系制度;而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崩潰,實際上是美元這種獨霸企圖的崩潰,黃金由此擺脫了美元的控制,黃金重新獲得了自由,世界人民大眾由此才能夠自由擁有黃金。美元是這場對抗后的輸家,我們也就能夠理解隨后看到的黃金兌美元獲得了大幅飆升。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