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在經濟發展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保險通過賠償被保險人的經濟損失,幫助個人或機構在保險合同規定范圍內的風險事故發生時避免經濟危害。這種經濟危害,對于個人來說,只是經濟困難,但對于企業來說,就可能是破產.按照馬克思的產業資本循環理論,產業資本采取貨幣資本、生產資本和商品資本三種形態;三種形態的資本在空間上同時并存,在時間上依次繼起;產業資本要順利循環,要求三種形態的資本能夠順利地相互轉化。保險發揮其經濟補償作用,可以保證三種形態的資本順利地轉化,不會因災害事故造成產業資本循環的停滯或中斷,從而有利于企業加速 資金周轉,提高經濟效益,保持生產經營活動的連續和穩定。例如,1998年6月,北京某化工廠發生設備爆炸事故,損失慘重,由于購買了保險,在爆炸事故發生后獲得保險公司賠款1.5億多元。又如,1998年8月,青海發生嚴重洪澇災害,某水電站受損嚴重,由于購買了保險,在受損后獲得保險公司賠款4000多萬元。這些賠款及時彌補了企業的損失,使它們很快渡過難關,恢復了生產。
保險的作用不僅表現在經濟補償上,保險的最基本的作用是轉移風險。通過購買保險,投保人將風險轉移給保險人。保險人將風險承擔下來,同時向投保人收取一定的保險費。這樣,投保人花少量的錢,就把風險轉移出去了,解除了 生活、生產等活動中的后顧之憂。如,住房抵押貸款保險使發放住房抵押貸款的銀行能維護其貸款的利益,這樣,住房抵押貸款才能順利地開展,房屋的開發商才能順利地銷售住房.又如,貨物運輸保險使出口商能保證對出口商品的經濟利益,這樣,出口商才能順利地出口商品。保險發揮其轉移風險的作用,促進了生產與貿易活動的發展和繁榮。
保險企業作為獨立的經濟實體,承擔著補償災害損失的責任,從企業經營管理和自身經濟利益出發,必然要關心保險財產的安全,積極進行防災防損工作。保險企業運用自己長期處理危險的經驗和專門知識,指導企業的風險管理,向被保險人提供防災咨詢,進行安全檢查,發現問題,提出建議,督促被保險人及時采取措施消除隱患。同時,還從保險費中提取一定比例的防災基金,資助有關部門增添防災設施,開展災害研究。通過上述種種工作,既可減少災害事故的發生或縮小災害損失的程度和影響,使社會財富少受損失;又可減少保險賠款支出,穩定保險經營,從而實現最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保險公司可通過收取零星的保險費,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建立起龐大的保險 基金。由于保險費是事先收取的,而保險賠款是于災害事故發生后支付的,且災害事故發生的時間和規模都是偶然的,因此,在一般情況下,總是有一筆相當大的保險基金處于閑置備用狀態,對于帶有儲蓄性的長期人身保險更是如此。這筆巨大的、處于閑置備用狀態的資金,用于購買有價證券、進行資金拆借等,既有利于加速保險基金的 積累,也有利于經濟發展。
保險的產生和發展是社會分工精細化發展的必然結果,在風險管理上實現了專業分工的高效率,具有規模經濟。現代工商業的發展,保險功不可沒。特別是商業保險,在實現自身效益的同時,對減輕經濟的波動,促進經濟的發展,發揮著無可取代的作用。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保險]- 促進經濟發展.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保險]- 促進經濟發展. Show all posts
Friday, October 12, 2007
Subscribe to:
Posts (Atom)
related tag
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