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外匯]- 技術面分析-圖形分析.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外匯]- 技術面分析-圖形分析. Show all posts

Friday, October 12, 2007

-[外匯]- 技術面分析-圖形分析

雙頂
雙頂(Double Top)俗稱M頭圖形。雙頂在圖形中是一個主要的轉勢訊號。當價格在某時段內連續兩次上升至相約高度時而形成的價位走勢圖形。雙頂的形態像兩座山頭相連,出現在價位的頂部,反映后市偏淡。當價格自第一頂回落后,成交量通常都會萎縮。再者,若價格跌破先前的支持線(頸線),便會較急速的滑落,支持線因此改變為阻力線。 根據以上圖例,由A點到B點是一個上升趨勢。當遇到阻力位時,市況隨即回落。在低位停留3個多月后,市況再次上升到另一個高位C點。但后市迅速下滑而形成雙頂圖形。由此可見,趨勢確實已經逆轉,如果價格跌破A點價位則發出一個穿破支持位的訊號。
雙底
雙底(Double Bottoms)俗稱W底。它是當價格在某時段內連續兩次下跌至相約低點時而形成的走勢圖形。當出現雙重底時,通常是反映在向下移動的市況由熊市轉為牛市。一旦形成雙重底圖形,必須注意圖形是否肯定穿破阻力線,若穿破阻力線,示意有強烈的需求。成交量通常因回調而大幅增加。雙重底亦可利用技術分析指標中的資金流向指數及成交量平衡指數(OBV)作分析買賣強勢之用。若價格穿破阻力線,阻力線因此而變為支持線。

三重頂
三重頂(Triple Top)又稱為三尊頭。它是以三個相約之高位而形成的轉勢圖表形態,通常出現在上升市況中。典型三重頂,通常出現在一個較短的時期內及穿破支持線而形成。另一種確認三重頂訊號,可從整體的成交量中找到。當圖形形成過程中,成交量隨即減少,直至價格再次上升到第三個高位時,成交量便開始增加,形成一個確認三重頂訊號。 最低點的形成,投資者通常以它作為主要支持線,當價格出現雙頂后回落至接近頸線(支持位),然后再次反彈至原先雙頂的位置,并遭遇阻力后回落。若價格跌破頸線,便會大幅滑落,三重頂圖形已被確認。 上述例子顯示,當價格上升到A點,交易徘徊在這區域約一個多月后,仍未成功穿破B點與C點之阻力位。因沒有需要之情況下,價格開始回落,而且跌破三重頂圖形的支持位,確認了向淡趨勢圖形。隨后再升回此價位,嘗試穿破這圖形形成的阻力位(前市的支持位)。

三重底
三重底(Triple Bottom)是三重頂形態的倒影,在跌市中以三點相約之低點而形成。在價格向上擺動時,發出重大轉向訊號。與三重頂相比,三重底圖形通常拖延數月時間及穿破阻力線才被確認為三重底圖形。另一種確認三重底訊號,可從成交量中找到。當圖形過程中,成交量會減少,直至價格再次上升到第三個低位時,成交量便開始增加,形成一個確認三重底訊號。 最高點的形成,投資者通常以它作為主要阻力線,價格出現雙底后回升至接近頸線,重遇阻力回落至雙底水平的支持位。價格未能跌破此支持位,而當其時成交量驟減,并開始反彈,成交量隨即大增。當價格升越頸線時,成交量激增。在價格向上突破頸線后,三重底圖形已被確認。 上述例子顯示,當價位下降至A點,交易隨即徘徊在這區域約四個月,但未能穿破B點和C點的支持位。因供過于求,價格開始上升至前市的某些高位。三重底的阻力位(即上圖的高線),以及再升破阻力位。三重底形態因而確認。隨后又再次回調到一個新的支持位(即前市的阻力位),但未能轉為牛市,這更能增強三重底圖形的力量。

頭肩頂
頭肩頂(Head & Shoulders Top)是最為常見的倒轉形態圖表之一。頭肩頂跟隨上升市勢而行,并發出市況逆轉的訊號。顧名思義,圖形以左肩、頭、右肩及頸線組成。當三個連續的價格形成左肩時,其成交量必需最大,而頭部次之,至于右肩應較細。 當價格一旦跌破支持線(頸線),便會出現較急且大的跌幅。成交量可為頭肩頂形態充當一個重要的指標,大多數例子中,左肩的升幅必定高于右肩的升幅,下降的成交量加上頭部創新高可充當一個警號,警戒市勢正在水平線上逆轉。 第二個警號是當價格由頭部的頂峰回落時,穿越右肩的高點。最后逆轉訊號是在價格跌破頸線后,出現「后抽」現象,在價格觸及頸線后仍未見有所突破便立即沽出。 在大多數圖形中,當支持線被穿破,相同的支持線在后市中轉變為阻力線。

頭肩底
頭肩底(Head & Shoulders Bottom)跟隨下跌市勢而行,并發出市況逆轉的訊號。顧名思義,圖形以左肩、頭、右肩及頸線組成。三個連續的谷底以中谷底(頭)最深,第一及最后谷底(分別為左、右肩)較淺及接近對稱,因而形成頭肩底形態。當價格一旦升穿阻力線(頸線),則出現較大幅上升。 成交量可為頭肩底形態充當一個重要的指標,大多數例子中,左肩較右肩和頭部為大,下降的成交量加上頭部創新低可充當一個警號,警戒市勢正在水平線上逆轉。 第二個警號是當價格由頭部的頂峰上升時,即價格向上突破頸線后,再次回落至頸線支持位,然后才大升。最后逆轉訊號是在價格向上窗破頸線后,把握時機入貨,若未能跟進,則可望出現「后抽」回試頸線支持位時買入。 在大多數圖形中,當阻力線被穿破,相同的阻力線在后市中轉變為支持線。 上述圖例,左肩A點形成在一個正下跌及整固的市況。頸線從A點開始形成后,再次回落約一個月,形成頭部。隨后價格開始反彈,到B點再度回落,形成右肩。直到頸線的第二點出現,成為阻力線(即B點)。價格隨后因有大量成交而上升穿破阻力位(頸線),頭肩底圖形從而確認。升破頸線后,可能有抽后情況發生,如不跌穿頸線,市勢將向著目標幅度而上升。 從以上例子得知,投資者不一定會即時追隨已破頭肩底頸線的股票。通常,價格會再次回落到支持位(如C點)給投資者另一個買入機會。

上升楔形
上升楔形(Rising Wedge)是發生在一個大跌市,然后上升和交易價格一路收窄。上升楔形可分為持續圖形或逆轉圖形兩種。在持續圖形中,上升楔形呈傾向上斜直到相遇現時的下降走勢。而逆轉圖形亦會同樣呈向上傾斜,但成交則順勢上升。無論任何一種圖形,這圖形都被視為看淡。 上升楔形通常拖延至三至六個月時間,并能提供投資者一個警號——市勢正在逆轉中。上升楔形的形成,最少以兩點高點,以每點的最高及先前的最高點連成一條最高的阻力線;同樣,最少以兩點低點,以每點的最低及先前的最低點連成一條最低的支持線。在上升楔形中,價格上升,賣出壓力亦不大,但投資人的興趣卻逐漸減少,價格雖上揚,可是每一個新的上升波動都比前一個弱,最后當需求完全消失時,價格便反轉回跌。因此,上升楔形表示一個技術性的意義之漸次減弱的情況。當其下限跌破后,就是沽出訊號。 上圖是一個上升楔形的例子,價格于七月中由一個跌市開始慢慢下跌,在A點和B點相符的新低,分別形成新高。但相對強弱指數(RSI)顯示,由A點至B點間的升幅卻出現了頂背馳。當下斜線與價格相遇,上漲趨勢沒有足夠的動力使價格推上,價格隨即跌穿支持線C點,下跌趨勢因此而持續。

下降楔形
下降楔形(Falling Wedge)是出現在上升價格頂部的一種常見形態。在價格出現上下小幅波動的整理期間,下降楔形可分為持續圖形和逆轉圖形兩種。 在持續圖形中,下降楔形呈向下傾斜,直到相遇現時的上升走勢。反之,逆轉圖形亦同樣呈向下傾斜,但成交則順勢下降。無論任何一種類型,這圖形都被視為看好。 下降楔形通常拖延至三至六個月時間,并能提供投資者一個警號——市勢正在逆轉中。下降楔形的形成,最少以兩點高點,以每點的最高及先前的最高點連成一條最高的阻力線;同樣,最少以兩點低點,以每點的最低及先前的最低點連成一條最低的支持線。 價格經過一段時間上升后,出現獲利回吐,雖然下降楔形的底線往下傾斜,似乎說明了市場的承接力不強,但新的回落浪較上一個回落浪波幅更小,說明沽售力量正減弱中,加上成交量在這階段中的減少可證明市場賣壓的減弱。 在下降楔形中,價格上升,賣出壓力亦不大,但投資人的興趣卻逐漸減少,價格雖上揚,可是每一個新的上升波動都比前一個弱,最后當需求完全消失時,價格便反轉回跌。因此,下降楔形表示一個技術性的意義之漸次減弱的情況。當其下限跌破后,就是沽出訊號。下降楔形的出現告訴我們升市尚未見頂,這僅是升后的正常調整現象。一般來說,形態大多是向上突破,當其上限阻力突破時,就是一個買入訊號。 上圖是一個下降楔形例子,價格一直向下滑,以A點和B點相符的新高,分別形成兩個新低。但移動平均背馳指標(MACD)顯示,在A點至B點間的跌幅卻出現了底背馳。當下斜線與價格相遇,下漲趨勢沒有足夠的動力把價格推低,價格隨即升破C點的阻力位。上升趨勢因此而持續。

圓底
圓底(Rounding Bottom)又稱為碟形(saucers)或碗形(bowls),是一種逆轉形態,但并不常見。此類形態大多數出現在一個由熊市轉為牛市的長時間整固期。但在我們的例子中,是以短時間的整固期為例。 圓底常常在一個長期跌市后出現,低位通常記錄新低及回跌。圓底形態可分為三部份:下降、最低及上升。 形態的第一部份是下降:即帶領圓形到低位。下降的傾斜度不會太過分。第二部份是圓弧底的最低位,與尖底很相似,但不會太尖。這部份通常出現時間較長或升幅可達一個月。最后是上升部份,通常是圖形的后及大約與下降所的時間相同。如上升部份升得太快,便會破壞了整個形態,而且變為假訊號。 整個圖形來看,如價格還未穿破阻力位,即圖形開始的下降位置;圓底仍未確認。成交量通常跟隨圓底形態:最高位即下降的開始、最低位即下降的終點及升幅變強。

related tag

ss
 

©2009